江南航船歌千载 华夏交通向万川
——写在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六十华诞之际
栾玉博 本报记者 杜爱萍 通讯员 沈晓伟
2000多年前,太湖流域出现船舶航运,诞生了船舶文化。2000多年后,太湖流域萌动着传承船舶文化的教育之光。1958年,在太湖之滨、惠山脚下,无锡船舶工业学校成立;1964年,江苏省无锡航运技工学校成立;1999年两校合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无锡交校)。岁月悠悠,无锡交校已走过60年发展历程。
六十载励精图治,六十载春华秋实。60年来,无锡交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依托交通行业、紧贴船舶工业、服务地方经济”办学定位,秉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铸品牌,以创新谋发展,以人本促和谐”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质量突飞猛进,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初中毕业5年制大专层次为主体、兼办3制中专的综合性交通运输高等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了近5万名优秀毕业生。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党建引领 风清气更正
走进无锡交校院部办公区,记者发现,每个学院都设有专门的党员活动室,活动室外党务、政务公开展板上贴满了工作台账,发展党员、党费交纳等信息映入眼帘。这是无锡交校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一个缩影。
无锡交校党委书记李虎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的领导下,无锡交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立了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的目标定位。特别是2015年以来,学校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牢固增强“四个意识”,积极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7年10月,在全面启动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职能调整改革,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之际,学校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行政机关和二级学院设立了党总支,把党支部建在行政处室和教学教研室,极大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了组织力和战斗力。
在学校党委组织开展的“干部大走访、党员进班级”主题实践活动中,校领导深入院部一线开展政策宣传,院部领导深入师生中间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每名党员联系1个班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2015年以来,学校每年组织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等,连续举办了4届青年论坛,并开设“惠山大讲堂”,成立思政与德育教研室,多措并举加强思政教育阵地建设。通过开展“树师德、正师风、铸师魂”主题教育活动,实行“双导师制”蓝青结对,推行政治辅导员专职化,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上讲台,广大教职工的思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开展校内外师资培训900多人次,连续三年组织52名骨干教师赴台湾学习研修。2015年以来,先后有3个教学团队获评无锡市“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5名优秀教师入选“江苏交通100人才”,4名教师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16年,学校党委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立了10项重点任务,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目前,后勤服务社会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等改革成效显著,绩效管理改革正在稳妥推进。同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教科研、质量管理等改革,加大信息化对教学改革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理顺了关系,激发了活力,规范了管理。
2015年以来,无锡交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三年迈三个台阶。2016年启动“制度建设年”,强化人财物等重点制度建设,构建有效的反腐败体系工作机制。2017年实施“制度深化年”,加大对基本建设、采购管理、干部任免等监管力度。2018年步入“制度提高年”,结合智慧校园建设,健全内部控制实施的监督机制。3年来,累计制订80多项制度,制度更加科学规范,流程更加公开透明,运行监督更加全面。
党建引领结硕果。2016年,无锡交校创建成为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2018年创建成为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初步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开创了学校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转型发展 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新兴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阔步前行。“无锡交校地处沿海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更要刷新发展理念,适应行业产业、技术进步和社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李虎说,在这个背景下,学校将目标定位调整为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多元化办学,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果。
作为全球物联网领域标准的重要策源地,无锡物联网产业高度发达,相关专业人才缺口巨大。2017年,学校在原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上,增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并结合自身办学特点,选择智能交通等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方向。
为更好地建设专业,学校今年引进了3名有物联网技术背景的教师,并与无锡智能交通产业园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目前,无锡交校已经成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和无锡市政府财政支持建设的交通物联网技术实训基地。
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无锡交校转型发展的脚步之一。学校紧密对接行业产业技术链、创新链,调整部分专业办学方向,创建应用型专业体系。针对无锡高端制造业发展趋势,机电工程学院开设了工业机器人专业方向;围绕江苏高铁、地铁建设快速发展,交通工程学院增设了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方向,开设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顺应绿色交通发展趋势,汽车工程学院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连锁经营专业。
船舶工程学院顺应智慧交通及船舶制造业发展,开设了船舶设计与智能制造、机器人焊接与检测专业方向,还开设了航空乘务专业,以适应邮轮、高铁的发展。同时,学校调研发现游艇作为新业态发展迅速,决定大力推进专业转型改革,将船舶驾驶专业转向游艇驾驶和水上安全管理方向。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无锡交校整合资源,开展多元化办学,把继续教育部升格为继续教育学院,由传统以教学为主拓展到多领域服务社会,不断完善职业教育职能。
据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夏春荣介绍,近年来,学院为行业企业常年开展内河船舶、渔业船舶等各级各类船员专特培证书、适任证书培训,是江苏省内河船员培训中心。2016年,学校与无锡山水俱乐部合作,开展内河游艇驾驶人员合作培训,并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积极开展路政、港口、航道、海事、公安、海警等行业人员岗位能力提升和各类技能证书培训,年培训量达5000人次左右。
无锡交校还积极拓展职业技能鉴定业务,面向社会开展各工种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和服务,是江苏省焊工技师、高级技师统一鉴定机构。近3年,学校平均每年完成各类社会培训约5000人次,接待国(境)内外国际交流合作达270人次,累计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8900人次。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和产业需求的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无锡交校先试先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6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依托学校成立江苏省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研究中心,整合汽车制造、使用、维修等18家单位的资源和技术力量,无锡交校为牵头单位,对全省新能源汽修技术进行运行监测与统计分析,开展新能源汽修各类人才的培养、培训,形成了“政、行、校、企、研、用”六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无锡交校选择新能源商用车作为重点方向,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并寻求与合作企业筹建实训基地。据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郑军武介绍,苏州金龙、南京金龙和充电桩生产商江苏绿城,以及南京、无锡等地公交公司纷纷响应,共建实训基地。苏州金龙还提供了核心技术、维修规范和两辆新能源客车。
中心还与企业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仿真教学软件,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智能课堂。学生打开电脑,即可模拟部件更换与故障诊断。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自主设置故障点,实现个性化教学,学生也可自行查漏补缺。
无锡交校的实训基地不仅建在学校,还建在工地上。据无锡交校校长陆春其介绍,2013年,学校成立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检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地点并不固定,而是与苏交科集团、江苏中设集团、无锡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等20余家公司合作,在公路建设一线设立试验检测中心基地,为企业生产服务的同时,作为师生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派教师驻守工作室,挑选部分学生轮流到基地实习。在这里,老师担任测量工程师,企业师傅担任校外教师,学生则与老师一起工作、学习,测量数据应用于公路建设,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生。陆春其告诉记者:“这让学生看到了所学知识的价值,还培养了责任心等职业素养。”
实训基地建设受到企业的欢迎。江苏中设集团还参与学校路桥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提出专业质量考核指标,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双方正在探索企业工程师与学校骨干教师岗位互换,让教师深入了解行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工程师。
其实,无锡交校校企合作已有30多年历史。据船舶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吴志亚介绍,学院与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合作30多年,2017年开始试点现代学徒制。今年11月,扬子江船舶学院即将成立,双方将共同开展学生实习与就业、专业建设、员工培训、科技攻关、教师锻炼等全方位合作。同时,船舶工程学院还牵头成立了无锡市焊接职教集团,与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了船舶智能制造与焊接自动化协同创新中心。
立德树人 润物细无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年4月,无锡交校组织学生参观东林书院,培养其家国情怀。无独有偶,信息管理学院组织学生每晚集体收看《新闻联播》,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优秀的学生,不应只关注个人的成长,还应该关心国家大事,拥有家国情怀。”学校党委副书记朱雨兰告诉记者,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积极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基于这种认识,无锡交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第一课堂、校园活动、社团实践等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把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是无锡交校德育课程的一大特色。学校引入云平台,建立了传统文化“微课程”资源库,广泛采用“蓝墨云班课”人文类课程教学,开设了《四大名著鉴赏》《书法赏析》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每位专业教师都会利用课前5分钟讲德育课,各个学院做法独特,德育课程百花齐放。船舶工程学院利用船文化馆,举行郑和下西洋知识竞赛、专家讲座,并与海洋战略、工匠精神结合起来;机电学院组织儒林讲座、书法展示活动;汽车学院开展朗读经典、温馨宿舍等“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交通学院开展传统礼仪“文明修身”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和激励着学生。
无锡交校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年3月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系列活动,4月组织学生清明祭扫烈士陵园,5月开展体育文化月活动和“五四”文艺汇演,9月发起教师节尊师重教感恩活动,10月启动国庆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国防教育活动等。
与之相呼应,各学院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了“关爱学生、聚焦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生命手拉手、大爱心连心”感恩教育亲子活动,“街友杯”校园足球邀请赛、宿舍文化节活动,“军营梦、爱国情”爱国主义微话题、微视频大赛等活动。近年来,学校将“523”“1123”作为爱生日,每年9-12月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和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触发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据无锡交校学生处副处长熊睿介绍,为拓展社团活动空间,学校将行政办公楼腾空,组建了大学生活动中心。“这栋楼历史悠久,又处于校园中心位置,凸显了学校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重视。”
目前,全校已组建学生社团45个。学校国旗班成立30多年,风霜寒暑坚持训练,诠释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志愿者协会与鼋头渚风景区、无锡慈善义工总会等单位合作共建志愿服务基地,每年参加志愿服务5000多人次。“深蓝船模社”“汽车美容社”等社团,悉心培育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理念。
无锡交校不仅注重学生文化活动,更注重校园文化阵地建设。2018年,学校对校内文化长廊进行整修,突出建设以党的光辉历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廉政文化警言警句为主要内容的党建文化长廊,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全面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薪火甲子,筑梦百年。李虎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无锡交校将深刻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为服务交通强国、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于:中国交通报